首页 > 行业数据 >

大桥扎根!“路桥湘军”水下修建百米“超高建筑”|天天信息

时间:2023-04-23 22:19:17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通讯员 石伟林 苏美滋

4月20日,湘江岸的骤雨初歇,天光乍晴。在湖南路桥醴娄四标株洲湘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们紧张忙碌着,趁着雨停,抓紧开展11号墩与14号墩0号块的挂篮拼装施工。


【资料图】

▲2023年4月,13号墩承台顺利浇筑完成。

一周前,他们刚迎来一个阶段性的胜利——主墩13号承台顺利浇筑,标志着大桥主墩所有承台全部完成,也意味着困扰项目施工进度的拦路虎--“水中基础施工”难题被成功攻克。

水下施工,“进三步退两步”

“这是我从业以来遇到最难的桩基施工”,醴娄四标项目经理曹阳表示。

作为有着二十余年丰富经验的建桥人,曹阳参与过南益高速洞庭湖大桥、海口世纪大桥等重点项目建设,参建项目多次获得詹天佑奖、李春奖等行业大奖。在他看来,醴娄四标的难,症结在于水下复杂的地质情况。

▲株洲湘江特大桥效果图。

大桥设计为四塔五跨矮塔斜拉桥,相比于江面上可见的结构,江底的世界更加复杂。常水位深23米,6个主墩、80根桩基深深扎进水底,单根桩基最长104米,相当于近40层楼房高的“超高建筑”将桥梁托起。而位于江中的主墩,无一例外都遇到了溶洞。

“溶洞,溶沟,溶槽,所有岩溶地区不利的地质状况这儿都有!”曹阳介绍,“关键这些溶洞还是‘串珠状’的,一个溶洞下面是岩层,再下面又是一个溶洞,像珠子一样串起来,最多的有8层。”

钻孔的过程中,遇到溶洞,容易出现塌孔、漏浆等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导致河床面地层下陷,引起钢平台整体失稳垮塌。而动辄几十米深的溶洞,还让他们遇到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桩孔内的钢护筒变形。

项目总工曾超仍然记得这个画面:“一个长达40多米、直径2.7米的钢护筒突然被挤扁,是很震撼的,危险性也比较大”,他解释道,由于冲击钻头击穿溶洞顶部岩层进入大型无填充溶洞以后,钢护筒内泥浆面下降太快,最快时十几秒内下降20多米,内外压强差突变,导致钢护筒瞬间被挤扁变形。

“当时请教了很多专家,因为从我们的计算和方案来看,应该不会出现这种现象。”那段时间,团队成员都非常紧张,多次现场勘探、找资料,又请来行业专家们讨论研究,经过摸索和实践,最终采取钢护筒连接处加强、降低孔内水头、内护筒开孔卸压、适当降低泥浆比重等方式,才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曹阳带领项目员工探讨13号墩地质情况。

为了应对快速大量漏浆,他们还需要准备大量的片石、黄土和其他化学材料,以及足够的人员和车辆,以备出现塌孔时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回填。

在项目副经理刘娟芝眼里,这是一个挑战团队意志力和凝聚力的过程,“比如钻到30米深,突然塌孔了,我们又要快速回填到原地面,填好以后重新去打,打下去以后可能到31米了,刚有点信心的时候,又塌孔了,我们只能又填满、再打,就是这样不停地反反复复”,而这个挑战也不分白天黑夜,“哪怕是凌晨三四点钟出现这种情形,也要迅速地反应。”

据介绍,该项目钻孔最艰难的13-1#桩基,长91.45米,处于湘江正中心,溶洞强烈发育,施工过程中因溶洞漏浆回填、复钻达29次,施工历时183天。

“进三步退两步”式的曲折前进,考验着项目团队每一个人,好在丰富的施工经验与攻坚克难的精神,令他们始终坚定信心、排除困难,“因为我们的工艺比较成熟,只要每次能够进一点,哪怕二十公分、三十公分,我们就能够看到希望”,刘娟芝说。

在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历经448天,桩基钻孔、灌注任务圆满完成,且所有桩基均达到一类桩标准。

科技创新,“不走寻常路”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越是难度大,越需要科技创新。

醴娄四标项目部结合实践,开展了《基于岩溶强烈发育地质深水基础钻孔施工技术研究》《库区高水头条件下岩溶强烈发育区桩基施工技术研究》《深水复杂地质钢围堰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等三项科研课题,积极开展工艺创新和总结,已投入科研费用840万元。

创新源于实践。项目团队在把片石黄土等回填到溶洞里时,希望在钻孔过程中,回填物能往桩身两边“走”,加强桩身护壁,更好地保护桩孔。为此,他们“不走寻常路”,研发出了倒锥形的“扩充锤”。同时,基于这项创新而总结的《一种用于溶槽区桩基施工的扩充锤技术》获得湖南省第三届技术质量创新大赛一等奖、2022年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微创新”成果。

▲围堰基坑扰动器。

在13号墩围堰内基坑水下开挖时,因围堰内是胶结状卵石层,土体处于板结状态,项目团队先是采用伸缩臂挖机、抓斗等进行水下开挖,效果都不理想。经过反复探讨,他们在钢管桩底部焊接倒梯形十字板,利用振动锤,创造性地发明了水底松土器。该装置一经投入使用,立竿见影,大大提高了水下开挖效率,“把土挖松后一天水下开挖的效率是以前的几十倍!”墩长唐长军介绍。

“很多时候也是灵机一动”,面对这些成果,曹阳谦虚道,“这么多年一直从事桥梁施工,对于各种不利状况的处置应对措施都会多一点”。

一次创新或许是“灵机一动”的运气,但多次创新的背后,则有着必然的驱动力。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不断出现的新难题、时不我待的工期压力,促使这支团队时刻保持思考状态,将科技创新放在项目建设的重要位置。

此外,项目部还积极引进桩基成孔检测仪、泥沙分离机、泥浆压滤回收机、桩底溶洞探测仪等新技术、新工艺,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和施工效率,降低了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确保了项目建设的绿色环保。

“夜校”助力,致力攻克下道难题

进入春季后,醴娄四标各个施工点热闹纷呈,仅在3月,完成了主桥11号墩0号块混凝土浇筑、主桥12号墩墩身出水、主桥13号墩承台围堰封底混凝土浇筑等6个节点,大桥建设捷报频传。

▲主桥13号墩围堰。

白天,他们齐心协力,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到了晚上,项目部组织没有施工任务的青年小伙子齐聚一堂,开办“工地夜校”。由项目班子成员带头讲课,从施工队伍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内容入手,教学内容贴近实际,既有业务理论,又有经验交流,这样的课程每周定期开展两次。

“这个项目施工技术难度很大,从前期的复杂岩溶桩基、深水组合围堰,到现在的大体量0号块现浇,都很有挑战,需要不断地学习。”据曾超介绍,几位班子成员都是有建桥经验的“老师傅”,自然而然成为了夜校的“师资力量”。

▲2023年4月,14号墩正在进行挂篮拼装。

目前,正在进行的斜腹板宽幅挂篮施工,箱梁顶板宽39.5米,翼缘板悬臂达7米,最大悬浇梁段重量为630吨。由于箱梁存在斜腹板、横隔板、翼缘加强肋板、高强钢绞线斜拉索,挂篮浇筑的重量、宽度、悬臂长度等都远超现有的技术水平;同时,主梁线形、主梁应力、斜拉索索力控制等施工难点成为他们正致力攻克的下一道难题。

在“老师傅们”的带领下,湖南路桥醴娄四标项目部全体人员将发扬“路桥湘军”精神,披荆斩棘,拨云见日,朝着胜利曙光继续前进。

关键词:
x 广告
共同抗疫!郑州71岁党员志愿者每天爬6栋楼,提醒800多户居民做核酸

1月4日,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对部分区域实施管控措施。这是近半年来,新冠疫情第3次造访郑州。截止至1月10日24时,

安阳疫情最新消息|1月11日8时至12日8时安阳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9例,累计123例

安阳疫情最新消息2022年1月11日8时至12日8时安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1月11日8时至12日8时,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9例(汤阴县38

迅速高效!“河南抗疫互助通道”网上网下联动 获群众点赞

核酸检测24小时了还没查到结果,怎么办?现在高速下站口的管控政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从洛阳老城区自驾走高速回郑州,收费站还劝返吗?苏八

信阳市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召开 陈志伟出席会议

1月11日,市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召开。代市长陈志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听取有关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和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疫情防控工作

全国最新疫情消息:1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6例 天津市今日启动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1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66例(河南118例,其中安阳市65例、许昌市41例、

1月12日天津市放假半天 开启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1月12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重要通告,为做好天津市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全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于1月12日(星期三)下午放假半天。广大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东方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8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